:::
:::

食品工業

  戰後食品的供給,不僅要吃飽,也要吃巧,這包括各種食品工業的引進,如罐頭、麵食加工、冷凍食品等,這些技術原先引進臺灣,並不是國內消費優先,而是為了加工出口食品,但長期以來也使臺灣的食品加工技術進步,進而使臺灣人的飲食環境改善。

食品製造的衛生管理

  戰後政府為了管理食品產業的從業人數及食品衛生、防範傳染病,先是在民國38年(1949)研擬「各縣市水類及清涼飲料水、肉商管理規則」,管理製冰業、飲料業、肉品販賣等產業。之後陸續改良食品生產方式,如推動牲畜電宰即為其中之一。

美援與麵食推廣

  臺灣在美援期間進口大量麵粉,為了消化如此大量的麵粉,在美國的技術輔導下,政府開始推廣麵食,開設各種麵食製作班,招攬民眾學習。今日臺灣各地可見的麵包店、逐漸替代米食的麵食文化,其實源自於這段時間大量研發、消費各種麵食的結果。

傳統麵食點心

  在臺灣無論是本外省人,在美援之前,就有食用麵食的習慣,比如中秋節的月餅、祝壽的麵線,以及外省人引進的包子、饅頭等,這些習慣加上美援後引進的西點麵包等麵食,豐富了臺灣的飲食文化。

調味料加工生產:味精、醬油、糖

  味精、醬油,以及蔗糖的製造,是早期臺灣食品工業的重心。特別是味精與化學醬油的發展,促使食品科學不斷演進,加快食品生產的效率與產量。

糖果、零食的生產

  臺灣在1960年代,就有不少糖果、零食相關產業出現,由於當時國內經濟較不發達、且政府全力推動加工出口的政策背景下,這些產品往往多數供應出口賺取外匯,僅少量留在國內消費。

罐頭食品

  經高壓高溫封存的罐頭,在過往冷凍、冷藏不普及的年代,是保存生鮮食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像是魚罐頭、蔬菜罐頭等,人們可以隨時打開食用,更方便長途運送。正因為如此,臺灣早期大力推動蔬菜、水果罐頭加工,如鳳梨、蘑菇、蘆筍等,這些產品也成為1950-60年代加工外銷出口的大宗,不僅帶動相關農業的發展,也促使相關技術如罐頭加工技術的蓬勃發展,並為臺灣賺取大量外匯。

冷凍食品

  在冷凍技術興起後,臺灣人持續運用高單價、受到國外歡迎的蘆筍、肉品等食材,轉型為冷凍食品銷往國外。

食品加工的人才培養

  戰後臺灣為了因應不同時期的食品加工需求,與職業學校配合,研發罐頭製作、西點麵包製作等的科別,培訓食品加工人才。另外,為了因應社會的演進,也有家政科培養家事、烹飪的人才,以推廣精緻的居家、生活文化。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