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飲料業

  在臺灣以手搖飲料風靡全世界之前,各種飲料早已有長久的發展歷史,像是茶類、酒類、罐裝汽水飲料,努力在臺生產各種原料自給,如茶葉、釀酒的葡萄等。又如戰前日本將現代化的飲料製造技術引進臺灣,像是碳酸水(汽水),不少臺灣商家亦習得製作技術,在戰後持續發展。戰後初期,政府曾針對臺灣的飲料產業進行調查,當時有多達110家規模大小不一的飲料製造商,可見臺灣民間對於飲料的潛在需求。但當時飲料多使用重複性罐裝、以手工充填,製作技術、衛生管理普遍不佳。除透過政府制訂規則管理外,也有民間廠商主動引進國外半自動、全自動化產線以改良製程。而原為供應在臺美軍的可口可樂、榮冠果樂(Royal Crown Cola)的引進、在臺設廠製造,也為本土廠商帶來口味和製作技術上的競爭。

本土飲料業的發展

  日本人在戰前將碳酸水(汽水)、冰淇淋等新式飲、冰品引進臺灣,有不少臺灣人取得技術後,直到戰後仍持續經營,根據調查,1950年代臺灣的清涼飲料工廠多達110家,而在大正14年(1925)由臺灣人創立的進馨商會(註:黑松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規模最大的飲料廠。汽水的生產最早是由人工填裝,隨著經濟起飛和衛生水準的提高,生產方式也逐漸轉型為半自動、全自動填裝。

國外飲料的引進

  民國39年(1950)韓戰爆發後,美軍協防臺灣,為了顧及美國駐臺人員的生活,我國透過特許進口、授權製造、技術合作生產等方式,提供合乎在臺美國人生活需求的民生物資,如可口可樂、榮冠果樂(Royal Crown Cola)、福樂乳品、百事可樂就是在這個情況下引進臺灣。初期我國政府與本土飲料業者並不希望國外飲料進入臺灣,但在美國積極開拓市場的壓力下,我國逐步開放飲料市場,讓國外飲料品牌加入競爭。

酒類製造與研發

  在菸酒開放民營化以前,臺灣的酒類生產長期是由臺灣省菸酒公賣局(今臺灣菸酒公司)生產製造,產品包括米酒、高梁酒、各類水果酒、著名的臺灣啤酒等,在臺灣人婚喪喜慶的場合中,總少不了臺灣菸酒公賣局生產的酒品。為了生產各種酒類,以及維持原料自給,臺灣菸酒公賣局也促使很多相關農業作物在臺發展,如酒用葡萄。

茶業的發展

  自清末以來,臺灣的茶葉就聞名世界,經過長期的發展,使得臺灣擁有相當豐富的茶文化,與多樣的茶種,如綠茶、包種茶、烏龍茶、紅茶等。為了提升茶葉的製作技術,戰後各地政府經常舉辦採摘、製作比賽,特別是製作比賽,往往是各個茶葉產區的年度盛事。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