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畜牧與酪農業發展

  臺灣民間一直有飼養雞、鴨、豬等牲畜做為家庭副業的習慣。戰後初期,政府為提升糧食生產效率、農民收入,又更積極鼓勵農民飼養各種牲畜作為副業,如乳牛、豬、安哥拉山羊、肉兔、梅花鹿等。其中安哥拉山羊、肉兔雖因無法適應臺灣風土、飲食習慣而消失,但其他牲畜的飼養,長期以來,為臺灣農民帶來可觀的收入。另外,牲畜、魚類的肉、奶是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戰後臺灣長期推廣、增產畜牧、魚類捕撈,逐漸提高臺灣人飲食蛋白質的攝取量。

畜牧原為農村的家庭副業

  在臺灣農村中,畜牧作為家庭副業由來已久。以養豬為例,在清末在臺洋人的眼中,豬隻可說是漢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早期飼養豬隻多使用廚餘、農業廢料、野菜,成本相當低廉。豬隻養成後除了用以節慶祭祀、日常飲食外,也可以販賣來增加收入。而飼養豬隻所產生的排泄物,在化肥還未問世的年代,更是農家重要的作物肥料來源。透過早期的豬隻飼養也可看到,當時農家充分地利用畜牧週邊資源,以達到效益最大化。

畜牧競賽與防疫工作

  在戰後初期,牛、豬等牲畜為臺灣重要的畜牧資源,為農民增加收入,甚至提供勞動力。但當時爆發的幾次重大牛、豬傳染病,如牛、豬瘟、丹毒等,對於農村經濟影響很大。政府單位除研發疫苗,以防制傳染病的再度流行外,也經常推行畜牧競賽,鼓勵農民增產或培育肥壯健康的牛、豬隻,引導農民注意牲畜的營養、健康,強化繁殖、育種技術。

臺糖畜產研究所的成立與營運

  民國41年(1952),臺糖為了有效利用空地以及培養蔗田地力,開始規劃養豬,並於43年(1954)於新竹糖廠之大埔農場設置種畜場,該種畜場於62年(1973年)改制為畜產研究所,早期主要從事豬隻品種改良,並以企業化模式養殖豬隻,使得臺糖豬肉成為臺灣著名之肉品品牌,後加入乳牛飼養、生產乳品、牛乳檢驗技術開發等業務。

乳製品的生產與銷售

  早期牛乳被認為是營養豐富的食品,但由於保存不易、來源有限,加上價格對一般人來說相對高昂,因此發展有限。隨著政府在民國40年代開始推動酪農業,臺灣本地牛乳產量逐漸上升,但當時銷路、保鮮設備還不發達,許多業者除了生產滅菌鮮奶外,也研發出其他易於保存的乳製品,如煉乳、奶粉、保久乳,讓缺乏保鮮設備的消費者,也能夠從這些乳製品中攝取營養。

畜產資源的開發

  戰後初期臺灣在物資匱乏的狀態下,除了極力推廣常見的牲畜—豬、牛、羊增產外,也嘗試開發其他畜產資源,如動物皮毛、兔肉、鹿肉、鹿茸等,以提高畜產的附加價值,增加收入、其他種蛋白質來源,替代進口原料。

酪農業的發展

  政府為了增加民眾營養來源,以及鼓勵農家運用剩餘勞力、增加副業收入,從民國46年(1957)起至53年(1964),透過第二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推廣酪農業,此階段以家戶飼養為主,在中、北部相當盛行,至53年(1964)年底,臺灣已有4900多頭乳牛。戰後政府長期獎勵酪農業,但在53年(1964)、64年(1975)曾因銷路未能即時跟進、進口乳製品衝擊而發生危機。1980年代後從政府協調廠農配合,並輔導農家副業朝向專業化轉型,穩定乳製品的供應與銷售。

肉品屠宰加工

  進入工業化社會後,臺灣的肉品的生產與消費日益專業化,從早期的人工屠宰,逐漸改為大量電宰,更加整潔衛生,且能杜絕傳染病的擴散。除此之外,肉品加工技術的引進,如冷凍、醃漬等,使得肉品更容易保存,風味也更加多元。

飼料的研發與生產

  隨著農業改良與畜牧專業化的發展,臺灣的畜牧業逐漸從家戶養殖,轉型為大型專業養殖,因此牲畜的換肉率、抗病率的改善也就更加重要,農業學者從飼料著手,改良飼料的營養比例,提高了牲畜得換肉率,減少疾病的發生。

水產養殖捕撈

  魚類是臺灣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在戰後,如何透過養殖、海洋捕撈魚類,以增加魚類捕獲量,一直是當時政府相當重要的課題。如民國35年(1946)吳振輝、郭啟章自新加坡引進俗稱「南洋鯽仔」的莫三比克口孵非鯽(Oreochromis mossambicus)作為養殖食用魚,即著名的「吳郭魚」,經過多年改良後,成為臺灣養殖漁業中的大宗。另外,像高價值的鰻魚養殖、遠洋鮪魚捕撈,也為臺灣人帶來不少收入。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