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事年表

  

大事紀

37

9

12日  遼瀋戰役展開

10

 2日  蔣中正總統乘中美號專機飛瀋陽視察,由空軍總司令周至柔與聯勤總司令郭懺隨行。
6日  蔣中正總統召集葫蘆島駐軍幹部訓話。
※   蔣中正總統巡視召開錦西部隊長會議。
※   蔣中正總統巡視塘沽。

11

 6日  徐蚌會戰展開。
21日  遼瀋戰役結束。
29日  平津戰役展開。

12

25日  李宗仁、程潛倡議和平,要求蔣總統下野。

38

1

5日  陳誠就任臺灣省政府主席。
7日  在臺灣訓練之新軍增援華北。
9日  陳官莊失守,第2兵團邱清泉自戕,副總司令杜聿明被俘。
10日  徐蚌會戰結束。
15日  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被俘,翌日,天津失陷。
16日  16日蔣中正總統視察南京軍憲警。
18日  國防部任命臺灣省主席陳誠兼任臺灣省警備總司令,彭孟緝為副總司令。
21日  蔣中正準宋子文辭廣東省主席,由薛岳繼任;另任命:余漢謀任廣州綏靖公署主任、張發奎為海南特別區行政長官、朱紹良為福州綏靖公署主任、張群為重慶綏靖公署主任、湯恩伯為京滬警備總司令。
蔣中正總統發表文告宣布引退。
李宗仁副總統宣布就代總統。
22日  北平傅作義宣布與共軍停戰。
24日  陸戰隊司令部在上海復興島成立,下轄3個團。
25日  李宗仁代總統、孫科院長、吳鐵城副院長、顧祝同參謀總長,以共軍南下,隨時可威脅南京,決定將政府遷移廣州辦公。
26日  行政院開始遷往廣州辦公。
27日  李宗仁致電毛澤東,承認和談條件。
29日  蔣中正在溪口決定將國民黨中央黨部遷往廣州。
31日  平津戰役結束。

38

2

1日  國民黨中央黨部遷移至廣州辦公。
4日  行政院長孫科、副院長吳鐵城由上海飛抵廣州。
8日  行政院任命張發奎為陸軍總司令。
20日  劉安祺至溪口向蔣中正報告青島狀況,蔣指示仍照原定計畫放棄。
25日  國軍最大戰艦重慶號投共。

38

3

7日  李宗仁准行政院長孫科及其閣員總辭。
12日  立法院投票同意何應欽出任行政院長。
19日  陸戰隊司令部改編為陸戰隊第一師。
25日  李宗仁指派和談代表團。
30日  發現重慶號於葫蘆島,空軍出動炸沉。
※  評估臺灣各要塞的管制範圍,因應需求不再擴大開放範圍。

38

4

1日  海南長官公署成立。
5日  行政院通過張群為西南軍政長官、白崇禧為華中軍政長官。
國共於北平的和談開始。
16日  華中勦匪總部改稱華中軍政長官公署。
20日  江陰要塞司令戴戎光叛變,鎮江、南京、蕪湖對岸共軍50萬人強行渡江。
22日  行政院長何應欽兼任國防部長,參謀總長改為國防部長之幕僚長。
23日  國軍撤出南京,分向滬、浙、贛轉進。
27日  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由象山港登太康艦赴上海巡視。
※  陸戰隊第二師成立。

38

5

1日  西南軍政長官公署成立。
13日  海軍第二軍區司令部擬訂海軍青島區緊急撤退計畫書。
14日  第十一綏靖區訂定撤退計畫。
20日  臺灣省開始戒嚴。
25日  4時青島第一綫部隊開始轉進。
淞滬防衛司令石覺召集各軍長,面示撤退機宜、分配船隻,黃昏後開始行動。
26日  拂曉上海最後撤退船舶駛離吳淞口。
※   陸軍訓練司令部開始規劃「臺灣防守計畫」。
※   海軍第一軍區司令部由上海移駐定海,第二軍區司令部由青島移駐榆林,第三軍區司令部由左營移駐基隆。

38

6

2日  閻錫山繼何應欽為行政院長。
青島撤退完畢。
5日  陸軍總部由韶關遷廣州。
20日  閩江以北沿海港口,政府宣布關閉。
24日  蔣中正至臺北草山,決定設置「總裁辦公室」。
26日  張發奎辭陸軍總司令,遺缺由顧祝同兼任。
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由廣州飛臺,執行港口關閉工作。

38

7

1日  為統一華南軍事,明令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統一指揮湖南、湖北、江西、廣西等四省作戰,由南昌指揮所調整成的贛州指揮所,亦歸白崇禧指揮。
8日  共軍已向福州集結,蔣中正由臺北飛福州,與省主席朱紹良談軍政問題。
12日  行政院長閻錫山飭國防部擬定反攻計畫,分三區域、四年作戰。
13日  石覺任舟山防衛司令官。
18日  行政院任命陳誠為東南軍政長官,管轄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海南等五省,長官公署設於臺灣。
22日  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搭乘華聯輪由廣州蒞臨廈門巡視。

38

8

1日  國民黨總裁辦公室在草山成立。
6日  臺灣與海南島國軍增援廣州。
15日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在臺北成立。
17日  共軍攻陷福州。
湯恩伯繼任福建省主席。
19日  海軍開始點編。
24日  孫震兼川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兼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制訂「東南區作戰計劃」。
25日  任命關麟徵為陸軍總司令。
30日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任命孫立人為臺灣防衛司令官。
31日  以余漢謀為華南軍政長官、宋希濂兼任川湘鄂區綏靖公署主任。

38

9

1日  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成立。
21日  臺灣防衛司令部成立,司令官孫立人視事。
25日  國軍退守廈門本島。

38

10

10日  中央政府遷重慶辦公。
13日  參謀總長顧祝同下令撤離廣州。
15日  共軍攻擊廈門本島及鼓浪嶼,於鼓浪嶼大敗。
17日  3時開始撤退,廈門失陷,國軍撤至金門。
政府宣布封鎖珠江口,海軍以第四巡防艇隊改編為南山衛巡防處,專責封鎖。
18日  舟山新佈署,由郭懺任指揮所主任。
23日  國防部擬定「國軍作戰計畫大綱」。
25日  爆發金門古寧頭戰役。
26日  金門古寧頭大捷。
29日  國防部擬定「國軍作戰計畫大綱」。
※   海軍陸戰隊第一、二師縮編為陸戰隊司令部及陸戰第一、第二旅。
※   撤銷海軍登陸艦隊司令部,改編為海軍訓練艦隊司令部,駐左營。

38

11

3日  爆發登步島戰役。
臺灣的第52軍前往定海增防。
8日  國防部電令增加關閉廈門、汕頭、廣州三港。
10日  華中長官公署遷往貴陽。
10日  國防部擬定「國軍作戰計畫」。
19日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提出「臺灣保衛軍事實施方案」。
20日  代總統李宗仁飛赴香港,託言就醫,中樞軍政由行政院長閻錫山主持。
21日  中央政府決定遷往成都。
28日  行政院長閻錫山由重慶飛成都,重慶機關緊急疏散。

38

12

8日  行政院緊急會議,決議遷都臺北。行政院長閻錫山、副院長朱家驊由成都飛抵臺北。
10日  蔣中正由成都飛抵臺北。成都防衛總司令部成立,胡宗南接防成都市區。
15日  臺灣省政府改組,吳國楨任省主席。
16日  參謀總長顧祝同飛海口,研商西南戰略。基隆港口司令部成立。
17日  行政院宣布,自21日起,在關閉之港口及領海內佈置水雷,所有外輪限20日前離開。
25日  海軍艦隊增防舟山。

39

1

1日  臺灣省首批新兵入營。
3日  臺灣省主席吳國楨兼任保安司令,原任司令彭孟緝改任副司令。
31日  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辭職。
撤銷廣州來臺的第4、21兵團番號。

39

2

 1日  顧祝同接任國防部長。
※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制訂「東南區國軍第二號作戰計劃」。
※  陸戰隊司令部及直屬部隊,由舟山長塗島調駐臺灣左營。

39

3

1日  蔣中正於臺北復行總統職權。
15日  明令撤除東南軍政長官公署。
17日  周至柔為參謀總長兼空軍總司令,孫立人接任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衛司令。
26日  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代長官胡宗南搭機撤離,川康完全淪陷。
27日  華中、西南兩公署撤銷。
29日  舟山指揮部撤銷。

39

4

14日  防空司令部成立,王叔銘任司令。
20日  臺灣防衛總司令部成立,孫立人兼任總司令。
22日  海南島開始撤運。
23日  國軍撤離海口,往海南島南部轉移。

39

5

2日  國軍撤離海南島。
16日  國軍撤離舟山群島。
18日  宋美齡親率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代表在基隆碼頭迎接舟山首批抵臺部隊並親自分贈慰勞品。

39

6

26日  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

39

7

26日  大擔島戰役爆發。

參考資料:除內文所述外,另參考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戡亂戰役大事紀要》,臺北:編者,1984年。林桶法,《1949大撤退》,頁114-116。俞濟時,《八十虛度追憶》,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3年。劉維開,《蔣中正的一九四九:從下野到復行視事》,臺北:時英出版社,2009年。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