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灣交通網絡之建設與影響

  臺灣地形複雜多樣,東、西兩岸受中央山脈阻隔交通困難,南、北兩部又因河流縱橫,通行多有不便。
  清領臺灣後期,在列強覬覦臺灣的壓力下,治臺策略轉為積極,交通建設亦逐次發展。光緒3年(1877)福建巡撫丁日昌派員興建由臺南至旗津的電報線路,為臺灣引進電信科技之始。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後,為改善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通訊聯繫,鋪設由淡水連結福州的海底電纜,為中國首條海底電纜。劉銘傳又推動臺灣西部鐵路建設計畫,並完成由臺北至基隆與新竹的兩條路線。不過清領時期的交通建設多由地方官員自主推行,缺少中央主事機關與完整的規劃,因此雖有發展但進度有限、難以持續。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以下簡稱總督府)為了統治與開發臺灣資源等因素,全面推動交通建設。在鐵路方面,縱貫線、縱貫海岸線、宜蘭線及潮州線先後通車。同時,島內各種森林、糖業與其他拓殖事業鋪設的鐵路亦提供載人運貨的交通功能,軌道網絡密集。在公路方面,自光緒21年(1895年)日軍登臺開始即展開公路建設;西部由基隆至屏東的縱貫公路,與東部蘇澳到花蓮的蘇花公路先後通車,客、貨運業迅速發展。
  在航運方面,臺灣四面環海,港口碼頭是貨物進出的主要口岸,影響經濟甚鉅。總督府自明治38年(1905)成立打狗港(高雄港)事務所開始,先後進行高雄、基隆與花蓮港的建設,興建現代化碼頭與貨運相關設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高雄港成為日本南進之重要後勤港口。
同時為便利通訊,總督府最早架設由臺北聯絡基隆的電話線路,至明治33年(1900)已在主要城鎮開放市內電話業務。海底電纜的鋪設亦有所發展,先後建設了由臺灣聯結中國大陸、澎湖與琉球的多條線路。總之,日治時期進行的現代化交通建設雖是為其殖民利益服務,但也為臺灣的經濟發展奠立重要基礎。不過在二戰期間,臺灣因做為日軍重要南進基地,各種交通設施受盟軍攻擊損害甚多。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日治時期的交通建設,致力恢復、改善道路與橋梁。
  民國38年(1949)政府播遷來臺,在既有的建設基礎上改進與創新,而有今日臺灣的交通風貌。在陸路運輸方面,鐵路建設除與時俱進的引進柴油、電氣化機車頭,68年(1979)完成臺灣西部鐵路電氣化工程,並新增內灣、枋寮等路線。北迴與南迴鐵路完工通車後,環島鐵路網成形。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與高鐵的建設,則編織出島內長程、城際與市內多層次的公共軌道運輸網路。在公路建設方面,初期有省道的拓寬與新建,民國59年(1970)交通部高速公路工程局成立後,專責辦理高速公路興建工程,並於67年(1978)完成北起基隆、南迄高雄的南北高速公路(後稱中山高速公路,即國道一號)。此後,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持續規劃、興建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在臺灣西部已建構相當完整的路網。在臺灣東部,聯結臺北至蘇澳的蔣渭水高速公路(簡稱國道五號),與蘇花公路改善計畫(蘇花改)亦紓解東部的交通狀況。
  在水路與航空方面。因應臺灣經濟發展需求,除持續建設基隆、高雄兩國際商港,並陸續興建臺中港、蘇澳港、臺北港與安平新港等設施。日治時期臺灣雖有五十餘座機場,但皆屬軍事用途,並無民航班機。政府遷臺後為因應政經發展需求,以松山機場為國際、國內共用機場,並於民國51年(1962)起大規模擴建。此外並進行花蓮、高雄與澎湖機場等場站建設。62年(1973)開始籌建桃園國際機場,空運事業蓬勃發展。
  在通訊事業方面,政府遷臺後由臺灣電信管理局負責電信事業發展。此後歷經電信組織改組、公司化與民營化,電信業務自由化等過程,提供人民多元化的電信服務。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