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灣農工業發展與轉型

  臺灣經濟發展的經驗堪稱成功典範,被外界譽為經濟奇蹟,與香港、新加坡與南韓並稱亞洲四小龍。
  民國40年(1951),臺灣國民生產毛額(以下簡稱GNP)以人均計算僅約145美元,此後每年以9%的平均率成長,至1990年已達近8000美元。同時臺灣經濟結構也出現快速轉變,農業在原先產業結構中具有的重要性,逐漸被工業與服務業取代。至今,臺灣經濟結構已與先進國家接近。臺灣經濟發展並非一蹴可及,是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就。
  回顧臺灣經濟發展的歷程,民國38年(1949)政府遷臺,大批軍民隨之而來,島內面臨生產減退、人口暴增的問題,軍事防衛支出壓力沉重。幸而自日本統治時期以來臺灣農業生產基礎完備,糖、米等農產品出口成為臺灣外銷主力商品,亦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在民國39年(1950)至民國49年(1960)年間,糖、米出口累計外匯金額達10億美元,占同期累計出口總金額近7成。這些外匯讓臺灣可對外購買原物料與機器設備,足見農業維持戰後臺灣經濟的重要性。民國42年(1953)政府推動經濟建設四年計畫,提出「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口號,發展農業並扶植本地資本需求較低、勞力密集的工業,如紡織、合板等輕工業以替代進口,為臺灣工業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美援對臺灣農工發展提供的挹注,亦是穩定臺灣經濟的重要推手。
  1960年代,隨著國內經濟情勢穩定,國際經濟繁榮,政府採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投資、拓展海外市場。在此階段,政府積極推動參與國外展會,籌劃設立高雄加工出口區。國內外的投資啟動了臺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成長,國內就業機會增加、收入提高,出口亦急速成長。在此趨勢下,民國52年(1963)國內製造業在國內生產淨額比重首次超過農業部門。
  1970年代,全球經濟受到石油危機拖累,政府極力爭取外資,陸續推動十大建設,期以國家投資來彌補出口與民間投資的不足。為避免國內製造業所需原料,與零組件受制國際市場與外國廠商,此期以發展重、化工業為方向。自1973年起,重工業占全體製造業比重大於輕工業,漸轉型為重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
  值此之際,我國貿易夥伴關切臺灣長期享有的貿易順差,政府大幅調降關稅,解除進口管制,臺灣更全面融入全球經貿體系,國內經濟政策需要更自由化。值得注意的是,資訊科技快速發展帶動全球產業新的一波革命,行政院自民國67年(1978)年起召開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結合產、官、學三方,共同擘劃科技產業發展前景。民國69年(1980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正式揭幕,同年又成立「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每年邀請國際專家學者來臺指導科技發展,是臺灣工業重心轉向資訊業的重要里程碑。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