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爭取外援:蘇聯

  對日抗戰前,中蘇關係幾經變化。民國16年(1927)國民黨發動「清黨」,清除黨內中共份子,中蘇關係惡化。民國18年(1929),張學良為收回蘇聯在中國東北鐵路的特權,與蘇聯發生軍事衝突,史稱中東路事件,中蘇兩國斷交。九一八事變後,兩國關係出現轉機,日本占領東北侵害中國主權,也對蘇聯的遠東地區帶來威脅。共同的敵人促使兩國重建,民國21年(1932)年底中蘇復交,並於民國26年(1937)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早在抗戰爆發前,中、蘇間已展開締約談判,中國希望藉訂約防止蘇聯承認滿洲國,約束蘇聯對外蒙、新疆與中共問題的干涉。隨著中、日間衝突的擴大,中國也希望與蘇聯簽訂具有同盟互助的條約。不過,中、蘇簽約不斷受到二戰前國際局勢劇烈變化的影響,特別是中、蘇、日、德間複雜關係影響,使兩國看法不斷調整,雙方談判進行。
對日抗戰爆發後,中國爭取外援更為迫切。蘇聯則在德、日同盟的情況下,感受兩面包圍的危險,希望利用中國牽制日本。在既支持中國牽制日本又避免刺激日本而發生戰爭的考慮下,中、蘇終於民國26年(1937)8月簽訂條約。
簽訂條約對中、蘇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在抗戰初期蘇聯的軍火裝備與軍事顧問為中國提供重要幫助。民國30年(1941)4月,蘇、日簽訂《中立條約》,解除日本威脅;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蘇聯無暇東顧。民國31年(1942)2月,蘇聯召回駐華軍事顧問不再援華抗日。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