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灣鹽業的發展與變遷

  鹽,是「百味之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更是開門七件事之一。鹽的發展歷史久遠且獨特,它是人體一日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用途與功能千變萬用。從鹽田到舌尖、從農漁到工業、從衣食住行到藥用化工,隱藏化身在你我日常生活之中。

      臺灣從荷治到明鄭在瀨口、洲仔尾及打狗澳等地闢建鹽埕,歷經清朝統治、專賣,鹽場雖常毀於颱風暴雨,而一再搬遷、新闢,但曬鹽技術也漸趨成熟;再經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以及因應日本工業用鹽需求,臺灣開始有規模、計畫性地闢建新式鹽田,奠下近代臺灣鹽業發展基礎。

      戰後政府接收臺灣,除持續復原、整理、更新,伴隨經濟與工業發展,新闢七股新鹽田、籌建通霄精鹽廠、引進法國機械化收鹽、投資澳洲鹽田,臺灣鹽業從傳統「天日曬鹽」進化到新式「離子交換膜」;從人工到機械化、從自產到進口、再從「國營」到「民營化」,長達338年的曬鹽歷史,為臺灣留下無數珍貴的鹽業史話。

      鹽業是一種土地固著性相當高的事業,鹽民世代傳承、固守鹽田,一代接一代,過去「曝一副鹽田,可以飼一傢伙仔」、「卡好食一個頭路」的榮景不再,時代巨浪最終迫使他們離開世代守護、賴以維生的鹽田,徒留傾頹荒廢的遺跡,轉以人為保存的觀光鹽田,繼續記錄著臺灣曬鹽的歷史與共同記憶。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