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紡織業與皮革塑膠生產

  

       二戰後臺灣仰賴美援重建的產業裡,紡織業是首先獲得政策保護、日漸興盛的產業。1950年政府透過美援購入紡織原料棉紗,再分配給紡織廠,讓紡織廠「代紡代織」。最後各廠將產品交由政府外銷銷售,增加外匯存底,以各類紡織加工和成衣產品的紡織業,成為外銷第一名的業種。除了紡織品的製造,臺灣亦自行製造紡織機,以彰化的大明機械廠執民營工廠之牛耳。紡織品的種類有棉紡織的加工與人造纖維製品,後者是臺灣廠商跟上日本進一步研發人造纖維的研發、生產的腳步,積極提升競爭力的嘗試。
       再者,由於臺灣農村過剩的勞動力轉移到新興產業的工廠,進入勞力密集的生產加工產業線,促成臺灣民生產業的興盛。
       提到成衣服飾,相關的配件如皮革業,亦是仰賴國外進口的生皮進行加工與外銷,直到1970年代之後各廠商組成的同業公會欲推動豬皮製革,才漸使政府開放試驗豬皮製革。最後是與石化業相關的塑膠工業,例如玩具加工生產、雨傘製品皆是臺灣外銷的大宗商品。因此本主題透過這三類產業的檔案、照片,回顧臺灣民生產業裡曾對外匯存底有所貢獻的業種與生產情形。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