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主題瀏覽>臺灣衛生醫療體系的建置與發展>公共衛生的建設>公共廁所之建立
公共廁所之建立
臺灣公廁之建立,始於日治時期。然以戰爭、中國大陸移民來臺等諸多因素,即使如臺北市這樣的大都市,在1950年代初期也不普遍,而且人們病沒有習慣便溺在公廁內,而是將便溺視為肥料,所以當時常有糞便堆積無人處理之狀況。後來公廁逐漸普遍後,直至1980年代前後,仍常被人嫌棄不夠衛生、寬敞、明亮,甚至有許多臺灣人,隨有隨地大小便的情況。最為人詬病的是,公廁缺乏管理,廁所中燈泡及銅件常被盜取,自來水白白流走,也無人報修,都顯示了早年臺灣公廁管理之問題。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