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後臺灣民生交通工具的製造,是以自行車作為起點發展。至於汽車的需求則與國民所得的提升具有正相關,即當民眾所得越高對車輛的需求也逐漸提升。早期政府曾將汽車作為發展民族工業的一環,初期政府僅同意設立一家裕隆汽車公司,至1960年代後期才陸續開放數家公司參與汽車業生產。至於鐵路車輛的建造,受限於本地技術能力的不足,以生產鐵道車廂為主;此外,在政府資金有限的前提,將舊有車廂以保留最為重要的轉向架,其他則就外觀與內裝進行改裝,稱之為「更新車」。
臺灣的自行車生產以1950年代為起點。最初在國內生產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美國以物資援助的方式提供自行車給臺灣民間使用。自行車生產廠商除了關注生產之外,也需要其他協助,因此臺灣省物資局開始引薦銀行提供流動資金並擔負起銷售管道,協助自行車產業發展。1970年代臺灣的自行車產業在產業提升後逐漸具備國際競爭力,也開始製造各式專業車種。
民國43年(1954)成立的裕隆機器製造公司,為戰後臺灣第一家生產汽車的製造商。最初在民間車輛市場較小的情形下,以公部門為主要銷售對象,其所生產的第一臺車輛為引進美國技術生產的吉普車。到了1960年代除了生產乘用車以外,也引進義大利技術生產二輪機車。1960年代末期政府開始在高雄規劃發展鋼鐵工業,60年(1971)裕隆公司曾提出在高雄港周邊建立南部生產中心的計劃,但最終並未實現,而是在苗栗縣三義鎮設立廠區。
戰後臺灣鐵路管理局由於欠缺資金的關係,常以更新車的方式,延續車輛的使用壽命或改裝其專用功能。其生產的方法如後,僅保留車輛最重要的轉向架,其餘則以全新的零件進行裝配。而臺灣的鐵路車廂生產,以唐榮鐵工廠和臺灣機械公司最為重要,從火車組件到客貨車車體,協助臺鐵供應臺灣民間客運及各種貨運的需求。
1940至1960年代間,三輪車、牛車曾為臺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特別是在都市裡,各重要公共場所,如車站、戲院等,經常可看到三輪車伕排班候客的情景。後來隨著都市發展、汽車逐漸普及,三輪車車多、速度慢的情形,已經逐漸影響市容與交通,民國53年(1964)起,政府開始補助收購三輪車,輔導三輪車伕轉職,並鼓勵三輪車伕以分期付款方式換購裕隆轎車,轉型為計程車,至57年後,三輪車幾乎消失於臺灣各大城市街頭。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