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國38 年以後臺灣政治發展

  民國38年(1949)1月5日,陳誠接任臺灣省政府主席,開始主持臺政,雖以樹立復興基礎,做一年後反攻之準備,其實亦是為政府留一退路。4月21日,共軍渡江南下後,戰局更顯緊急。5月20日零時起,臺灣省開始戒嚴,而隨著國共戰爭的潰敗,12月9日,中央政府遷臺,中美關係也因美國調停失敗而惡化。
民國39年(1950)6月韓戰爆發,可謂救了中華民國,美國為防堵共產勢力的擴大,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中美關係改善,獲得美國繼續援助,並在冷戰體制下,中華民國也成為美國西太平洋防堵共產勢力向東擴散的島鏈國之一,臺灣國際地位亦更加確立。蔣中正在此一有利的局勢下,為維持其政權,在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戒嚴的保護傘下,遂行威權政治體制,製造白色恐怖,日後國內政治發展就在「從戒嚴到解嚴再到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道路上,無論在中央政治體制或地方政治體制,皆能朝著自由、民主政治、政黨政治、政府決策過程更為透明的方向邁進。現在國人在享受自由與民主之果實的當下,更能凸顯出這一段血淚交織史的重要性。
至於對外政治發展方面,在兩岸關係上,從臺海對峙、八二三炮戰、飛彈危機、國統綱領的擬定與廢除,到今天穩定地發展兩岸之間經貿文化之交流。在國際關係上,雖歷經退出聯合國、保釣運動、與美國斷交等外交挫折,但我國仍以務實態度,發展實質外交,爭取國際空間,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本教案主要利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成立以來陸續自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防部軍務局、外交部、臺灣省政府、各縣市政府…等機關所移轉的檔案,配合高中職歷史科、公民與社會之課綱,擬定10個次主題,分述如下:
(1) 中央政府遷臺:民國38年(1949)1月,蔣中正派陳誠出任臺灣省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為政府可能遷臺預做準備。4月21日共軍渡江,5月臺灣隨即實施戒嚴,12月9日中央政府遷臺,之後海南島大撤退及舟山群島大撤退等軍事轉進保存了國軍總體戰力。民國39年(1950)3月,蔣中正復行視事,重新改造國民黨以爭取民心。另透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繼續賦予總統緊急處份權。
(2) 臺灣國際地位的確立:民國38年(1949),美國發布《中美關係白皮書》,不再提供國民黨政府援助,12月,中央政府播遷來臺,臺灣地位岌岌可危。民國39年韓戰爆發,美國重新恢復援助臺灣,並且主導民國41年(1952)日本與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簽訂和平條約。民國43年(1954),美國再與臺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同時支持臺灣在聯合國保有席次,使臺灣的國際地位初步獲得確定。
(3) 反共抗俄:為鞏固統治,避免重蹈大陸失敗覆轍,政府以「反共抗俄」作為1950、60年代所施行的基本國策。透過教育、媒體、法令等系統,塑造反共抗俄的氛圍,稱中共為「共匪」。另一方面,中共聲稱將武力解放臺灣,雙方軍隊不時發生衝突。1980年代後期,臺灣解除戒嚴,反共政策逐漸鬆綁。民國80年(1991),政府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反共政策也正式走入歷史。
(4) 戒嚴體制的建立:民國38年(1949)5月19日頒布之「臺灣省戒嚴令」與民國37年(1948)5月9日頒布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管制戒嚴期間臺灣的兩項主要法令。其後以此延伸之各種管制辦法,以及民國38年(1949)5月24日通過之「懲治叛亂條例」,透過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關之執行,有效地管理臺灣社會,由是建立起臺灣之戒嚴體制。
(5) 戒嚴體制下的白色恐怖:自民國38年(1949)5月19日頒布「臺灣省戒嚴令」起,到民國76年(1987)解除戒嚴令,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及廢止懲治叛亂條例,並修正刑法 100 條為止,乃臺灣戒嚴時期。期間為了有效統治臺灣社會,除了頒布各種管制辦法外,情治單位時常以「匪諜」或「臺獨」之名義逮捕異議份子。以民國38年(1949)4月6日發生之「四六事件」為濫觴,迄至民國76年(1987)為止,期間共有14萬人受難,是故這段期間又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6) 戒嚴體制下的社會:臺灣進入戒嚴時期後,為有效管理社會,消極面上,以「戒嚴令」為依據,頒布各種管制辦法,並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負責取締,結果限制了人民的人身、出版、新聞、通信和言論等各種自由。積極面上,從教育著手,希望將國語、文武合一和民族精神等概念灌輸於人民,以加強對國家之認同,甚至到了民國57年(1968),「為提高國民智能,充實戡亂建國力量」,更將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
(7) 選舉與地方自治:民國38年(1949)陳誠擔任臺灣省主席期間成立了「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開啟了臺灣地方自治的里程碑。為取得法源依據,在地方自治方面,立法院先後制訂了地方自治二法及地方制度法,促進了地方自治的「法制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採取了精省措施。在選舉法規方面,立法院制訂了「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以及為因應總統直選制訂新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
(8) 民主運動與憲政改革:政府遷臺以後,中國國民黨實施威權統治,一些有識之士紛紛以雜誌論政的方式提出了許多主張與批評,如「自由中國」、「文星」及「臺灣政論」等。之後,所謂「黨外人士」也致力於臺灣政治的民主化與本土化。中國國民黨盱衡國內外情勢,陸續推動解嚴、終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修訂憲法增修條文,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以及制定公投法等等,深化了臺灣民主憲政。
(9) 外交關係(國際關係):民國38年(1949),兩岸形成隔海對峙局面。我國政府採取「一個中國,漢賊不兩立」的立場,與中共展開激烈的外交攻防戰。1950年代在美國支持下,臺灣保有外交優勢。1960年代中期,邦交國基於國際現實考量,支持臺灣立場開始鬆動,終至民國60年臺灣退出聯合國。此後,產生斷交骨牌效應。李登輝就任總統,改採務實外交政策,臺灣的外交關係走向新的局面。
(10) 兩岸關係:民國76年(1987)臺灣解除戒嚴,同年11月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交流逐漸頻繁。為因應新局,政府先後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研擬並執行大陸政策,並公布「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範兩岸交流。同時,兩岸各自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並促成辜汪會談,為兩岸關係開啟新頁。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