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口服液

  早年臺灣人工作辛苦,且普遍缺乏營養,工作又都是以農、工為主皆屬於勞動階層,包括做工、種田、農耕,都是用勞力、耗體力的工作,所以很容易工作過度而痠痛。藥商經營廣告,也著重開發這一類的口服液,例如明通治痛丹,採取薄利多銷策略,液體中可能含有咖啡因或肌肉鬆弛的效果,服用後筋骨不痠痛,又能驅除疲勞,很受這類消費者的歡迎,又像是「抗痛寧」,也是和疼痛有關。

       隨後,臺灣逐漸由農業轉工業,甚至經濟起飛,每位勞工都處在過量工作的狀態,很容易疲勞與不適,故這類口服液又強調增強體力為主,像是臺灣歷史上的像是保力達、仙樂達、維士比等,都可以算是這類藥品,而中藥也有虎骨酒一類的傳統藥酒可供選用,著眼的也是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強身健體。此外,為了迅速緩解不適症狀,最常見的還有感冒,同樣是為了工作,這類口服液有時也會用中藥萃取物,一方面緩解感冒症狀,也有提神的效果,例如友露安、克風邪等等,都是熱銷的口服液,在臺灣醫療史上是一值得關注的現象。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