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灣衛生醫療體系的建置與發展

  

      臺灣衛生醫療體系的建置與發展 臺灣現代衛生醫療體系的建置與發展,可溯自清末西洋傳教士來臺醫療傳道,而後歷經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更加推進了醫療公衛建設。

      清末傳教士馬雅各、馬偕、戴仁壽等人為臺灣引入了西式醫學教育並設立西醫館。日治時期更系統性建立現代醫療體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設立醫學校推動現代化的醫學教育、制定初步的近代衛生制度、推展衛生措施、改善衛生環境,為臺灣奠下近代醫療衛生制度與醫學科學的根基。臺灣總督府極重視傳染病的預防,開設官立醫院、興修上下水道、制定公醫制度,讓醫學與公共衛生知識普及於社會,使近代衛生與疾病觀深入民間。戰後臺灣承襲日治時期的衛生醫療政策與教育體系,逐漸擴充基層衛生所網絡,並建立起防疫體系與制度,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中設衛生局,且於各縣市政府下設衛生院,掌理衛生行政技術事宜,推行公共衛生。

      戰後初期臺灣因政治、經濟皆不穩定,公共衛生疏於管制,鼠疫、霍亂及天花再度現蹤,因傳染病而死亡的人數節節升高,迫使政府實施檢疫,以遏止疫情的蔓延。以瘧疾為例,當時全臺六百萬人中,就有一百二十萬人罹患瘧疾。1946年,在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的協助下,於潮州成立瘧疾研究中心(1948年更名為臺灣省瘧疾研究所),投入新藥物的試驗,也使用DDT 野外噴射、家屋噴射以及河川自動沖流法,進行病媒的撲滅,希望找出有效的防疫模式。1951年,又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簽訂瘧疾防治和監視計畫,持續提供藥物和殺蟲劑,投入防瘧實務,直至1965年終於根除瘧疾。

      疫苗注射在臺灣撲滅傳染病史上,更扮演關鍵角色。日治時期就曾引進牛痘並普遍施打,至1920年代大部分民眾已對天花已具有免疫力。戰後更引進白喉疫苗;1950年推動卡介苗接種,以預防結核病;1954年臺灣省衛生處自行研發,製成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混合疫苗,1959年後全面施打,使得這三種疾病幾乎根除。此外像是小兒麻痺、日本腦炎,也曾在1950至1960年代肆虐臺灣,但都因疫苗問世而使得病例逐漸減少。

      此外,臺灣曾為全球B 型肝炎高感染地區之一,患者雖然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卻容易導致肝硬化、肝癌等病變。1970年代,就曾有學者以實驗說服政府實施肝炎防治政策。經過多年的呼籲,直至1980年代,政府準備推動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但引起輿論大肆撻伐,不少臺灣民眾對於疫苗注射還是有很深的疑慮,甚至批評醫界將臺灣新生兒當成實驗品。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宋瑞樓、陳定信等醫學家力排眾議,親上廣播、電視臺宣導,用簡單的話語說明疫苗注射對於防範肝病的重要性。1986年開始,全國新生兒都必須接種B型肝炎疫苗,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國家。

      軍醫院體系在臺灣醫療現代化的進程上,也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1949年國防醫學院(前身為軍醫學校)隨之遷臺。1954年,高雄醫學院成立,為臺灣第一所私立醫學院,以熱帶醫學和蛇毒蛋白研究著名。1958年,中國醫藥學院醫學院成立,為第一所培育中醫師的學校,我國現代醫學教育乃完備。

      美援更促使了臺灣醫療衛生的發展,至1970年前受到美國及其他組織的協助,強化了衛生體制的建置、協助醫學院選派醫護衛生人員赴國外進修,也引進新知識與技術,對臺灣現代醫療與衛生政策有相當大的影響。美援的衛生計畫以國家發展、繁榮經濟為主要考量;教育方面則援助國防醫學院、臺大醫學院等,選派醫護衛生人員赴國外進修,提供與支持醫院或醫學院的硬體設備、人員訓練經費,並協助成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長期推動臺灣的護理教育。美援的衛生計畫中,也曾協助臺灣運用DDT噴灑的方式掃滅瘧蚊,被稱為「瘧蚊撲滅大計畫」。在1960至1980年代間,又協助結核病的防治,設立了防癆專責機構,讓臺灣的防癆與防瘧工作與世界同步,並讓相關知識及技術深植於臺灣社會。同時,對臺灣醫事人員的訓練與制度設計,以及醫學教育、臨床制度等,都產生了一定影響。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