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軍作戰階段

  自民國26年(1937)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在八年的抗戰期間,因國內戰事變化以及國際情勢驟變,使得抗戰局勢有所變動。
有關抗戰史的分期,各方說法並不一致,在學者方面:
李雲漢認為:第一期為盧溝橋事變至珍珠港事變,此為我國獨立奮戰時期,第二期為珍珠港事變至日本投降,此為同盟國共同作戰時期。
張玉法認為:前期自盧溝橋事變至武漢淪陷,此一階段可再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盧溝橋事變至南京陷落,第二部分則是南京陷落至開封淪陷。後期則是武漢淪陷至抗戰勝利,此一階段亦可再細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民國27年(1938)10月至民國29年(1940)3月,第二部分為民國29年(1940)3月至民國30年(1941)12月,第三部分為民國30年(1941)12月至民國34年(1945)8月。
蔣永敬認為:抗戰可分為三期,第一期自盧溝橋事變至武漢淪陷,為守勢時期。第二期自岳陽淪陷至恢復桂林,為持久戰時期。第三期自西南反攻至抗戰勝利,為反攻時期。
若將軍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綜合考量後,大致可將抗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民國26年(1937)7月7日至民國27年(1938)10月,即盧溝橋事變至武漢會戰結束;第二階段為民國27年(1938)10月至民國30年(1941)12月,即武漢會戰後至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三階段為民國30年(1941)12月至民國34年(1945)9月,即太平洋戰爭期間至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同年9月2日及9日,日軍分別向盟軍及中國戰區進行受降儀式,正式結束這場長達八年的戰爭。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