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主題瀏覽>臺灣衛生醫療體系的建置與發展>公共衛生的建設>環境汙染
環境汙染
早期臺灣為農業社會,污染物或污染源比較少,大部分是關於環境衛生的討論,如汙水、髒亂、垃圾處理等等,但是離真正的環境污染意義,不盡相同。在1960年代初期,很多關於污染的討論是空氣污染,當時會利用生煤來做為燃料,但是燃燒生煤會產生非常多的灰燼和煙塵,以致於當時有不少禁止生煤販賣的討論。後來到了1960年代末期,臺灣工業化逐漸發展,則已有檢討制定空氣污染的法律的呼聲。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