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20年(1931)第三次剿共因九一八事變爆發而中止。次年1月,又發生日軍進犯上海的一二八淞滬戰役,同時,中共亦在民國21年(1932)發動了幾場戰役。因此,在一二八淞滬戰役告一段落後,國民政府決定在南昌設立「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籌劃第四次剿共。
4月19日,國民政府正式任命何應欽為剿匪總司令,陳濟棠為副總司令。初期先劃分九路分區剿共。年底大致完成圍剿部署後,決定改採分左、中、右等三路軍剿共的策略,以中路軍為圍剿主力,左、右兩路軍負責圍堵,以免共軍突圍。
民國22年(1933)1月初,第四次剿共行動正式展開,作戰地區涵括贛省中南部及閩贛、粵贛、湘贛邊境,動員29個師又4個旅,先後發生金谿、南豐、霍源、蛟湖、樂安、清流、大田、光澤、遂川、路口等戰役,勝負互見。4月,由於日軍進窺華北,局勢吃緊,國民政府決定暫停剿共,於4月29日結束第四次剿共。
民國21年(1932)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使剿共工作暫時中斷,5月,中日上海停戰協定簽字,上海戰事結束,國民政府決定於南昌設立「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籌劃剿共工作。4月19日,國民政府正式任命何應欽為剿匪總司令,陳濟棠為副總司令。
初期,總司令部將轄區劃分為九路,分由余漢謀、陳誠、李揚敬、蔡廷鍇、白崇禧、朱紹良、譚道源、趙觀濤、孫連仲任第一路至第九路軍司令,採取分區責任剿共策略。
次年初,總司令部決定正式展開第四次剿共,並以分區剿共策略效果不彰,重新調整部署,將贛北部隊編為中路軍;閩北、閩西部隊編為左路軍;贛南、粵北部隊編為右路軍,以中路軍為剿共主力,左、右兩軍負責圍堵。第四次剿共編制於焉確立。
金谿(現稱金溪縣,隸屬撫州市)位於江西省東部,鄰近福建省,為贛東門戶,也是共軍聯絡贛南、贛東基地的孔道。第四次剿共展開之初,作戰主力的中路軍總指揮陳誠即擬定先肅清金谿附近共軍,鞏固臨川,再以主力向贛南進剿的計畫。乃下令第二縱隊向臨川附近集中,第三縱隊向金谿附近集中。
而共軍察知國軍集中兵力後,決定趁國軍尚未集中完畢之際發動攻擊,遂於民國22年(1933)1月上旬在金谿附近的黃獅渡、楓山舖、滸灣、馬鞍山及下弓堡等地,爆發激烈戰鬥,揭開第四次剿共序幕。中共稱此戰役為金溪資溪戰役。
民國22年(1933)2月12日,駐守南豐城(今屬撫州市)直屬總司令指揮的第八師遭到共軍圍攻,情況危急。中路軍總指揮陳誠乃下令第一縱隊往宜黃集中,繼而解南豐之圍。
第一縱隊指揮官接受命令後,擬訂作戰計畫,由羅卓英親率第十一師自臨川往宜黃推進;第五十二師從樂安出發,經蛟湖往黃陂集中;第五十九師從樂安出發,經蛟湖往河口附近集中,三部隊預計和第二縱隊合力與共軍在南豐、廣昌決戰。
2月25日,駐在樂安的第五十二師、第五十九師等2個師,以第五十二師為右縱隊,第五十九師為左縱隊,分往黃陂、江口推進。共軍偵知兩師進軍情報,乃以第一軍團、第三軍團及第二十一軍埋伏在蛟湖、橋頭一帶,伏擊第五十二師;以第五軍團及第二十二軍埋伏在黃陂、霍源一帶,伏擊第五十九師。國軍兩師遭到伏擊,傷亡慘重,第五十二師師長李明陣亡,第五十九師師長陳時驥遭到俘虜,後被處決。
民國22年(1933)3月,中路軍總指揮陳誠決定往贛南剿共,並先攻擊草臺岡、招攜市、太平圩(今屬宜黃縣東陂地區)一帶的共軍,以第一縱隊為進剿主力,並將原屬第三縱隊之第五師、第九師等2個師配屬第一縱隊。
羅卓英收到命令後,以第十一師為先頭部隊,於3月20日出發,經東陂向草臺岡前進,第五十九師溫旅跟進,第九師先在東陂附近佔領陣地,等到第十一師佔領草臺岡後,再合兵向太平圩進擊。
共軍偵知國軍行動,決定以第一軍團、第三軍團及第二十一軍為左翼隊,先行襲擊第十一師於草臺岡、徐莊地區;第五軍團及第十二軍牽制第九師,阻其援助第十一師。
20日,第十一師抵霹靂山宿營。當晚至次日清晨,共軍大舉進攻,第十一師陷入苦戰,傷亡慘重,師長蕭乾、第三十二旅旅長先後負傷,3名團長陣亡。第九師迅即抽出1個團兵力,協同第五十九師溫旅掩護第十一師突圍。
21日晚,第十一師突圍至黃陂,東陂的第九師則在第十一師撤退後,亦於3月25日撤往霍源、河口一帶,戰鬥結束。
第四次剿共係以中路軍為進攻主力,左、右路軍協同支援作戰。其中,左路軍由蔡廷鍇任總指揮,轄6個師及1個暫編旅,負責閩西及閩贛邊境之黎川、資溪、建寧、泰寧、清流、連城一帶的剿共任務。
右路軍由余漢謀任總指揮,轄6個師及1個獨立旅,先於贛縣、上猶、安遠、尋鄔等地區剿共,在伺機向北推進,並以一部分兵力協力清剿贛湘粵邊境之共軍。
此外,尚有直屬總司令部指揮之5個師、2個獨立旅、2個空軍大隊支援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