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皮革與塑膠工業

  皮革業早期以牛皮為製革原料,製造皮夾、皮包、腳踏車坐墊等。由於臺灣的牛隻飼養量較少,生牛皮幾乎完全仰賴進口。雖然臺灣的豬隻養殖業興盛,但因飲食習慣的影響,民眾以食溫體豬肉為主的飲食習慣,大部分的生豬皮連同豬肉販售給消費者,而非提供給皮革業者。因此1970年代在同業公會屢屢要求推動豬皮製革之下,政府同意指定特定的冷凍豬肉加工廠提供豬皮給皮革業者製作皮革,減少對國外製革原料的依賴,增加利潤。另一方面,與石化業相關的塑膠工業,臺灣長期以加工塑膠玩具、洋娃娃、汽車玩具、雨傘的產品外銷賺取外匯,也因臺灣曾經人力便宜,吸引外資在臺設塑膠工廠,如高雄加工出口區即是塑膠工業加工廠的集中地。

皮革加工工廠作業情形

  從事皮革加工的大中華製革廠、三元製革廠等承接公部門、軍方的訂單後向國外進口生皮進行加工。也在美援經費的支持下擴充生產設備,在製革機器的協助下,臺灣製革業仰賴人力與技術進行皮革加工。而隸屬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的農業試驗所研究室(民國88年(1999)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則以研究、指導各廠商的角色,與加工廠相互合作。

皮革製品研發與展覽會

  皮革業者運用皮革加工製造腳踏車坐墊,後續更發展出皮鞋、皮包等產品。亦可發現中央標準局曾試圖讓廠商的產品品質均一化,請農業試驗所擬定一套檢驗標準,讓產品臻至完美。政府也舉辦鞋類、皮製品的禮品展覽會,讓製革廠、橡膠業者展示與推銷製品。

推動豬皮製革

  由於臺灣的製革產業過於仰賴國外的原料,國內廠商組成同業公會等組織多次向政府提出減輕進口關稅,或是開放豬皮製革的建議。由於臺灣的養豬業興盛,能夠提供豐富的製革原料,透過民間廠商多次陳情與政府部門派專家學者赴國外考察之後,才逐漸指定特定的屠宰場,開放讓廠商進行運用豬皮製革的試驗。

玩具生產與外銷

  戰後臺灣走向出口擴張的時期,以石化業下游產品為原料的玩具產品、塑膠製品等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臺灣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也帶來外商、華僑到臺灣設廠,當時生產的玩具種類大致為三種,機械玩具、遊戲玩具與洋娃娃,從開模到大量產品的生產加工都在臺灣完成,再外銷到海外市場,為臺灣賺取外匯。

雨傘製品與外銷

  雨傘是民生消費重要的品項之一,用塑膠原料製成的雨傘比紙傘更耐用,而受到市場的歡迎。雨傘亦是早期臺灣的主力外銷商品之一,在高雄加工出口區的塑膠工廠,是政策上鼓勵大量製造雨傘推展外銷所形成的勞力密集產業,亦是大部分由女性作業員負責製造的產業之一。

退輔會工廠與學校建教合作

  民國65年(1976)行政院國軍退役官兵輔導員會塑膠工廠擴建編織袋場,急需勞動力。廠方認為當前勞工缺乏,不易招聘足額,為解決人力、配合生產目標起見,評估若採取建教合作方式辦理,既能補充足夠的勞力,亦能自行訓練合適的員工,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遂與臺灣省立高雄高級職業工業學校塑膠加工科簽訂合辦「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共招收男、女學生各100名,學生在學校的教學時數與在工廠的實習時數各佔一半。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