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次剿共

  

民國19年(1930)至民國22年間(1933)江西四次剿共之失利,使國民政府改弦易轍,撤銷贛粵閩湘邊區剿匪總司令部,另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由蔣中正親自策劃第五次剿共事宜,一改以往以軍事行動為主的剿共方式,以「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之方針,進行政治、經濟、心理、軍事等各方面之工作。

第五次剿共於民國22年(1933)下半年展開,初期國民政府參戰軍隊區分為北路軍(轄38個師、2個旅,總司令顧祝同)、西路軍(轄9個師、3個旅,總司令何鍵)、南路軍(轄11個師、1個旅,總司令陳濟棠)、第十九路軍(轄6個師、1個旅,軍長蔡廷鍇)、空軍航空隊等5支,總兵力約60萬人,以北路軍為剿共主力;共軍由朱德任總司令,下轄第一軍團(轄2個師,軍團長林彪)、第三軍團(轄3個師,軍團長彭德懷)、第五軍團(轄3個師,軍團長董振堂)、第七軍團(轄2個師,軍團長尋淮洲)、第八軍團(轄2個師,軍團長周昆)、第九軍團(轄2個師,軍團長羅炳輝)等6個軍團及2個獨立師,兵力約8至12萬人。

民國22年(1933)11月20日閩變爆發,駐福建第十九路軍叛變,國民政府自北路軍抽調11個師編為「入閩軍」平變。次年2月下旬閩變平定後,南昌行營以入閩軍為主體,編為東路軍(轄16個師、1個旅,總司令蔣鼎文),協同北路軍繼續進行剿共任務。

第五次剿共歷經廣昌、沙溪、龍昌、建寧、永安、連城、石城、古龍岡、興國、寧都等重要戰役,共軍戰事失利,民國23年(1934)10月下旬,共軍主力自雩都西南地區往西突圍,國軍接管江西大部分地區,第五次剿共遂告結束。

剿共組織編定

  

  民國22年(1933)第四次剿共結束後,國民政府於5月21日恢復南昌行營組織(原為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直屬軍事委員會,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親自坐鎮南昌主持,以作為第五次剿共的總指揮組織,統一指揮剿共軍事行動。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以江西省主席熊式輝兼任行營主任,初設3部4廳12處,後整併為辦公、第一(兼參謀工作)、第二(兼秘書)等3廳,以及審核、運輸、航空、經理、軍醫、軍法等6處。
  其後,南昌行營擬定第五次剿共作戰計畫,編制贛粵閩湘鄂剿匪軍北、西、南等三路總司令部,分由劉峙(旋改為顧祝同)、何鍵、陳濟棠任總司令,並撤銷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民國23年(1934)年初閩變平定後,以入閩軍隊為主力,新編東路軍加入剿共;在剿共結束前,尚有預備隊的編制。此構成第五次剿共主要的戰鬥序列。

碉堡戰術

  

  在準備進行第五次剿共之時,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根據國共雙方態勢、情報、地形狀況規劃作戰計畫。其中,提出「戰略攻勢戰術守勢」之作戰方針,以及組訓民眾之作戰原則,採取構築嚴密之碉堡封鎖線戰術,防止共軍流竄,並逐步縮小包圍圈,聚殲共軍於贛南地區。
  南昌行營頒布的有關碉堡作戰指導要領包括:以逸待勞,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處處設碉,逐步推進,防止共軍各個擊破;各守碉部隊在其指定範圍內,隨時游擊,擊滅竄擾之共軍;共軍如由碉堡間隙偷竄,進剿部隊應一面加強封鎖,遮斷共軍退路,並以有力部隊,立即殲滅偷越封鎖線之共軍,使共軍絕不能潛越封鎖線一步。要之,相較於前四次剿共,碉堡作戰為第五次剿共戰術運用上的一大特色。


經濟封鎖策略

  

  第五次剿共展開前夕,民國22年(1933)10月2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於南昌行營對各高級將領指示4項戰略和11項戰術,其中,第一項戰略即揭櫫採行「嚴密封鎖」,以斷絕蘇區生活資源與作戰物質,進而削弱共軍戰力。
  其後,南昌行營頒布「封鎖匪區辦法」,在南昌設立食鹽火油管理局,在封鎖區周邊縣設立公賣委員會及封鎖區管理所,控管物質進出蘇區,並所對蘇區圍以封鎖地帶,廣建堡壘,密佈巡探,斷絕通往蘇區之一切交通,使經濟物質無法進入蘇區,並對違反禁令的官兵、百姓嚴懲,全面進行經濟封鎖策略。
  蘇區攻下後,國民政府也制定若干經濟措施,如「分期解除封鎖辦法」、「減免田賦辦法」等。希望在戰爭結束後能盡速恢復經濟秩序,爭取蘇區民眾認同,以免共黨勢力死灰復燃。

初期北路軍作戰

  

  第五次剿共初期,南昌行營訂定分北、南、西三路軍作戰計畫,並以北路軍為圍剿主力。6月,南昌行營任命劉峙為北路軍總司令,蔣鼎文為北路軍前敵總指揮。不久,劉峙辭職,南昌行營改任顧祝同為總司令。北路軍下轄第一至三等三路軍,分由顧祝同、蔣鼎文、陳誠任總指揮。
  北路軍於民國23年(1934)10月發動圍剿攻擊,先後發生資溪橋、硝石、南豐、南城、黎川、吳家崗、雲蓋山等戰役。11月下旬閩變爆發,南昌行營改變戰略部署,北路軍作戰暫停。

閩變

  

  民國21年(1932),防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奉令調往福建,負責清剿福建省的共軍,由蔣光鼐任總指揮兼福建省主席,蔡廷鍇任軍長。
  民國22年(1933)下半年第五次剿共即將展開之際,第十九路軍被編入南路軍戰鬥序列,負責閩西一帶的剿共任務。然軍長蔡廷鍇等將領卻與福建共軍展開和談,11月20日,以第十九路軍前後任重要將領為主體,決議在福州成立所謂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22日,政府正式成立,以李濟深為主席,並與中共在江西成立所謂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簽署協定,停止軍事對抗,進行合作,史稱閩變,又稱福建事變。
  閩變爆發後,國民政府抽調北路軍轄下11個師軍力編成「入閩軍」平變,配合海空軍作戰,採取平變剿匪並行策略,一面從浙南直接攻擊福州;一面從閩北、閩西掃蕩共黨據點,推進福州。
  民國23年(1934)年初,中華共和國軍隊多數投降倒戈國民政府。1月中旬,中華共和國要角先後逃離福州,15日,國民政府軍攻入福州,中華共和國成立不到兩個月即告瓦解。國民政府亦趁勢取得共軍在福建的許多據點,為第五次剿共建立有利的形勢。

閩變後北、東兩路軍聯合作戰

  

  民國23年(1934)1月閩變敉平後,南昌行營調整第五次剿共戰鬥序列,以入閩軍為主幹,編成東路軍,由原北路軍前總指揮蔣鼎文任東路軍總司令,由陳誠任蔣鼎文北路軍前總指揮之遺缺。東路軍轄第二路軍、第五路軍及總預備隊,任務在配合第五次剿共主力北路軍作戰。
  北、東路軍聯合作戰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後發生樟村、邱家隘、平寮、雞公山、鳳翔峰、沙縣、將樂、泰寧、明溪、三溪圩、廣昌、建寧等規模大小不等之戰鬥,戰場遍及贛南、閩西,其中,民國23年(1934)4月的廣昌戰役消滅共軍5千餘人,被視為第五次剿共最具關鍵的一場戰役。第二階段北路軍、東路軍進入中央蘇區,先後發生頭陂白水、石城、貫橋、驛前、興國、寧都等戰役,民國23年(1934)10月下旬攻下寧都後,贛南共軍主力大多已向西突圍,第五次剿共結束。

西、南兩路軍作戰

  

  西路軍以何鍵為總司令,下轄第一縱隊、第二縱隊、第三縱隊,分由劉建緒、劉膺古、陳繼承總指揮,主要任務有三:其一是圍剿活動於鄂贛邊境及贛西北地區的葉金波、孔荷寵部共軍;其二是圍剿活動於湘贛邊境之蕭克、蔡會文部共軍;其三是維護岳陽、長沙後方的安全。待將區域內共軍消滅後,即進入贛南,協助北路軍作戰。
  南路軍以陳濟棠為總司令,下轄第一路軍、第二路軍、第三路軍,分由余漢謀、李揚敬、香翰屏任指揮官。其主要任務為在贛閩邊境之上杭、武平、尋鄔、信豐、大瘐及贛縣間構築綿密之碉堡群,防共軍往南或往西突圍,並逐步向北推進,協同北路軍攻略贛南中央蘇區。
  民國23年(1934)8月,西路軍區域的圍剿工作大致告一段落。惟粵湘兩省邊境的碉堡構築尚未完成,加上又處於西、南兩路軍區域的交界地帶,兵力薄弱,便成為共軍突圍的突破點,使第五次剿共未竟全功。

第五次剿共結束

  

  民國23年(1934)年中,國民政府軍在第五次剿共戰爭中節節勝利,共軍僅能困守湖南、江西交界邊區,以及江西南部的瑞金、雩都、會昌、興國,福建西部的寧化、長汀等地。其後,國民政府各路軍打算發動總攻擊,共軍收到情報後,決定突圍而出。
  7月,位於湖南、江西交界邊區的共軍第六軍團首先突圍,抵貴州東部與第二軍團會合,組第二方面軍;10月,以贛南、閩西為據點的共軍第一方面軍也突圍,展開中共所稱的「兩萬五千里長征」,第五次剿共戰爭結束。
  共軍主力撤離贛南、閩西後,當地殘餘部隊轉打游擊戰術,國民政府的剿共戰爭也轉為「追剿」、「清剿」階段。因應第五次剿共戰爭而編制的各路總司令撤銷。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