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動員戡亂時期共計45筆。

。此後,限制無法赴大陸探親人士身分屢有放寬。民國80年(1991),政府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民眾赴大陸探親事務改由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直接處理。...

說明:開放探親

雷震為中心之自由中國社籌組中國民主黨,但以失敗收場。51年(1962)討論制定〈動員戡亂時期集會結社限制辦法〉。76年(1987)政府雖然開放黨禁,惟實際上因動...

說明:黨禁

民國77年(1988)1月20日,公布了「動員戡亂時期集會遊行法」,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於81年(1992)7月更名為「集會...

說明:集會遊行法

府遷臺後,持續沿用,並成為戒嚴時期限制自由的法規之一。民國81年(1992)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該法成為備用性法規,直到民國93年(2004)1月7日廢止。...

說明:國家總動員法

調整,58年(1969)12月辦理立法委員增額選舉。61年(1972)6月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辦法」,之後總共辦理6次增額立委選舉...

說明:增額立法委員選舉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除後,政府為因應國家統一之需要,在不影響憲法本文的原則下...

說明:憲法增修條文

施,臺灣進入戒嚴時期。〈戒嚴令〉生效後,與民國37年(1948)5月9日頒布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形成管制戒嚴期間臺灣的兩項主要法令。民國38年(1949...

說明:戒嚴體制的建立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為因應國共內戰時期所制訂不受憲法本文限制的法律。「臨時條...

說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動員戡亂時期臺灣辦理公職人員選舉是根據政府頒布的行政命令,並未經過立法院立法以取...

說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為三大原則之「國家安全法」。民國76年(1987)7月1日,蔣經國總統公布執行「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其中第二條「人民集會、結社,不得違背憲法或主張共產主義...

說明: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