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72 水災、921 災後重建、南投國際風箏節共計40筆。

民國36年(1947)11月,選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依憲法規定國大代表任期至次屆開會之日止,當時因大陸地區淪陷的因素,遷臺後之第一屆國大代表任期未屆滿,可依法

說明: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民國50年代開始,有越來越多非洲國家脫離歐美列強殖民而獨立,這些國家成為兩岸外交兵家必爭的對象。考量非洲經濟發展的現況,農業經濟外交成為爭取非洲邦交有利的武器。

說明:對非洲國家的農經援助

民國61年(1972)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於28日與中共簽署《上海公報》,確認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之基本原則,兩者關係日益緊密,建

說明:與美國斷交

戒嚴期間的「叛亂犯」,若經判刑確定後得交付感訓,民國51年(1962),政府成立「國防部泰源感訓監獄」以進行思想感訓。惟因政治案件增多,於是民國61年(1972

說明:感訓處分

民國46年(1957),中央通訊社社長蕭同茲之子蕭孟能創辦自由主義月刊《文星》,52年(1963)李敖接任《文星》主編,54年(1965)8月31日,臺灣警備總

說明:李敖案

民國37年(1948)1月,選出第1屆立法委員,待政府遷臺,時局艱困,次屆選舉無法順利辦理,為維持五院正常運作,經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1號解釋,在第二屆立法委員未

說明:增額立法委員選舉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為因應國共內戰時期所制訂不受憲法本文限制的法律。「臨時條款」授與總統以緊急處分權,並明令於戡亂時期結束後廢止。此條款經國民大會通過於民

說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民國61年(1972)12月,臺大哲學系副教授陳鼓應和講師王曉波,因保釣事件而在「民族主義座談會」與學生馮滬祥衝突。事後,陳鼓應和王曉波因「為匪宣傳」之罪名被警

說明:臺大哲學系事件

政府遷臺後,在美國的支持下,中華民國邦交國多於中共,且保有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席位。民國50年代末期,中共與蘇聯關係出現裂痕,美國有意拉攏中共來對付蘇聯。民國60年

說明:退出聯合國前後斷交效應

琉球在19世紀中葉以前,係以獨立王國形式存在,光緒5年(1879),日本併吞琉球,設沖繩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英召開開羅會議,曾約定戰後由中、美共同託

說明:琉球歸屬問題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