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中華航空公司於本年 2 月 2 日開闢越洋中美航線特邀請本報記者唐俊英搭乘首航班機飛美國舊金山訪問共計219筆。

  為改善臺灣佃農待遇、安定農村,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先在民國35年(1946)公布《公有耕地放租辦法》,讓農民可以用較低的租金,承租政府公有地。政府遷臺後,為防

說明:公地放領政策

  有鑑於戰爭破壞嚴重,掌控全國事務的中國國民黨,在民國29年(1940)設置中央設計局,規劃國家行政、經濟、國防等領域的建設藍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央設

說明:農業復員計畫

  《獎勵投資條例》全文共35條,於民國49年(1960)9月10日公布實施。其目的在希望美援停止後,透過減免租稅以吸引外資來臺投資。獎勵的範圍包括公用事業、礦

說明:獎勵投資條例

  唐榮鐵工廠原名唐榮鐵工所,係於民國29年(1940)5月創業,以鋼鐵加工事業起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收購日本資本於臺灣遺留的煉鋼設備,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

說明:唐榮鐵工廠

  民國40年代,臺灣工業發展以民生必需品為主,政策為「進口替代」。民國50年代,為因應國內市場飽和,及解決因人口快速增加所帶來的就業需要,政府改採「出口擴張」

說明:設立加工出口區

  第一核能發電廠為十大建設之一,廠址位於現新北市石門鄉。民國68年(1979)開始運轉。依據政府說明,其目的在於滿足高度電力的需要,必期改變電力生產結構,降低

說明:興建核能發電廠

  臺灣鐵路電氣化早於民國40年代即已開始規劃,惟皆未能付諸實行。民國51年(1962),臺鐵引進柴油機關車,鐵路機關車逐漸由蒸汽改變為柴油。然而,如此的設備與

說明:鐵路電氣化

  失業是經濟學與社會學都極度重視的問題,因為失業產生的連帶影響很大。雖然臺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的經濟角色,主要是做為日本政府的農業重鎮。另因臺灣係以自身的農產品換

說明:失業問題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政府對日方資產的基本態度是收歸國有。但行政院資源管理委員會評估之後,認為除去電力、石油、銅金冶鍊、煉鋁、造船、機械、食鹽、肥料、水泥、造紙

說明:臺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

  在臺灣歷史上,「臺幣」至少有三種型態。第一是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銀行券」,第二是光復後發行的「臺幣兌換券」,第三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新臺幣」。民國35年(19

說明:發行臺幣兌換券(舊臺幣)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