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法令共計25筆。

覆轍,政府以「反共抗俄」作為1950、60年代所施行的基本國策。透過教育、媒體、法令等系統,塑造反共抗俄的氛圍,稱中共為「共匪」。另一方面,中共聲稱將武力解放臺...

說明:民國38 年以後臺灣政治發展

件皆必須受到軍法審判,無法受到普通司法系統之保障,乃戒嚴期間,造成白色恐怖之主要法令之一。民國80年(1991)5月24日,立法院通過廢止該條例。...

說明: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不聽指揮者」、「投降敵人或叛徒者」等情形都處以死刑,遂成為戒嚴時期限制人身自由的法令之一。民國91年(2002)12月25日,政府公布廢止。...

說明:戰時軍律

年到民國58年間所施行的基本國策。 在反共抗俄基本國策下,政府透過教育、媒體、法令等系統,大力塑造反共抗俄的氛圍,稱中共為「共匪」,處處可見反共抗俄相關之標語...

說明:反共抗俄

8日,頒布〈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雜誌圖書管理辦法〉,日後陸續頒布之有關出版與言論之法令,加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及相關情治單位之監控,乃消極管制人民思想之手段。而積極...

說明:思想統制

兩岸開放接觸初期,臺灣與大陸地區的相關事務只能依據實際需要制定行政法令管理。民國80年(1991),政府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臺灣對大陸終止敵...

說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公布〈國家總動員法〉和民國38年(1949)公布之〈戒嚴令〉乃管制新聞主要的兩個法令,民國38年(1949)5月28日,制定〈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雜誌圖書管理辦法...

說明:新聞管制

1948)5月9日頒布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形成管制戒嚴期間臺灣的兩項主要法令。民國38年(1949)5月24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懲治叛亂條例〉以防堵中共...

說明:戒嚴體制的建立

轄市等地區的地方自治並沒有來自立法院的「授權」,而是以「實施地方自治綱要」等行政法令來促進地方政治體制之發展。解嚴以後,地方自治的「法制化」為大勢所趨,民國83...

說明:地方自治二法

2)公布〈國家總動員法〉和38年(1949)公布之〈戒嚴令〉乃管制新聞的主要兩個法令。42年(1953)7月27日又根據〈戒嚴法〉第11條訂定〈臺灣省戒嚴期間新...

說明:報禁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