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中華航空公司於本年 2 月 2 日開闢越洋中美航線特邀請本報記者唐俊英搭乘首航班機飛美國舊金山訪問共計3330筆。

民國20年(1931)第三次剿共因九一八事變爆發而中止。次年1月,又發生日軍進犯上海的一二八淞滬戰役,同時,中共亦在民國21年(1932)發動了幾場戰役。因此,

說明:第四次剿共

  民國16年(1927)2月,部分國民黨員於武漢召開中央執行委員大會,會後由汪精衛、譚延闓、孫科、宋子文、徐謙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3月10日,選出汪精衛為國民

說明:寧漢分裂與清黨

  南昌暴動,中共稱為「南昌起義」。民國16年(1927)夏,駐在江西南昌、九江張發奎率領的第二方面軍,其轄下第二十軍軍長賀龍乃是傾共分子(後加入共產黨),第十

說明:南昌暴動與共軍建立

  南昌暴動失敗後,中共於民國16年(1927)至民國17年(1928)間又先後發動數十次規模大小不等的暴動,以海陸豐暴動、兩湖秋收暴動、廣州暴動等3次暴動規模

說明:各地暴動

  民國16年(1927)11月,發動秋收暴動失敗的毛澤東率領殘部抵達井崗山,26日,在井崗山區的茶陵建立所謂的「工農兵革命政府」,以譚震霖任主席。此後,各地又

說明:剿共展開

民國19年(1930)至民國22年間(1933)江西四次剿共之失利,使國民政府改弦易轍,撤銷贛粵閩湘邊區剿匪總司令部,另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由蔣中正親自

說明:第五次剿共

民國34年(1945)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與中共對於淪陷區的受降接收,隨即發生武裝衝突。至民國34年(1945)9至11月間,中共採

說明:國軍綏靖作戰

國共戰爭初期本實施「綏靖作戰」,惟共軍業經1年7個月之擴充與整備,自認武裝力量已漸充實,遂連續擴大叛亂,以達其奪取政權之目的,「綏靖」可謂無效。惟為戡平共軍叛亂

說明:動員戡亂

日本投降,政府與中共皆急欲控制東北。政府若能掌握東北,不僅可以切斷中共與蘇俄的聯繫,還可以牽制中共華北、華東勢力與陜北根據地的聯繫。倘中共控制東北,可與陜北根據

說明:遼瀋會戰

「平津會戰」是國共戰爭三大戰役之一,民國37年(1948)11月29日開始,民國38年(1949)1月31日結束,歷時64天。民國37年(1948)11月2日東

說明:平津會戰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