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中華航空公司於本年 2 月 2 日開闢越洋中美航線特邀請本報記者唐俊英搭乘首航班機飛美國舊金山訪問共計111筆。

  臺灣地方自治運動可追溯於日本統治時期。民國24年(1935),臺灣總督府在臺灣民意的壓力下公布《臺灣地方自治制度改正案》,宣布於同年底開放地方議會一半的議員

說明:民國34年至87年臺灣議會與地方自治發展

  民國34年(1945),二次大戰結束,日本因戰敗而簽署《終戰詔書》,盟軍太平洋司令麥克阿瑟於同年8月17日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該命令第一條規定,在臺灣的

說明:地方自治事業的開展

  臺灣光復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最高行政機關。民國35年(1946)4月1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了提早在臺灣實施地方自治,依據國民政府頒布的《省參議員

說明:臺灣省參議會與省政

  村里民大會是地方自治的基礎,民國34年(1945)12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布《臺灣省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於次年初首先成立村里民大會,再由村里民大會選

說明:地方自治基層組織

  鑑於之前臺灣省各縣市提報之自治計畫書,大多雜亂且空泛不切實際,因此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民國35年(1946)12月頒布「臺灣省地方自治三年完成計畫事項草案」

說明:縣地方自治三年計畫

  民國36年(1947)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開始施行,我國政治體制正式邁入憲政階段。臺灣省各界人士受此民主風潮鼓舞,建議臺灣省政府成立臺灣省地方自治

說明:倡議設立臺灣省地方自治協會

   民國37年(1948)7月23日,臺灣省地方自治協會於臺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由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副廳長翁鈐擔任主席,臺灣省政府主席魏道明、臺灣省警

說明:臺灣省地方自治協會成立

   民國38年(1949),陳誠接任臺灣省主席,當時我國雖已行憲,但隨即又進入戒嚴體制。在中央尚未完成省縣自治通則立法的情況下,陳誠著手規劃臺灣地方

說明: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委員

   民國39年(1950)4月5日,行政院在《省縣自治通則》尚未完成立法的情況下,修正通過臺灣省政府提報的《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案》,以行政

說明:爭取設立職業團體民意代表

  在省參議會的推動與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行政院自民國39年(1950)4月起,陸續公布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相關辦法並重劃行政區。至民國40年(1951)上半,全省

說明:臺灣省議會與省政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