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1948 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草本共計9筆。

  早在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發現香菸與酒類商品,對財政挹注極大,也是專賣事業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確保財政收入,決定延續日本統治

說明:臺灣菸酒產業

  對四面環海的臺灣而言,水產事業是具有極高發展潛力的產業,故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便特別設置水產科,發展管理此項事業。政府接收臺灣後,留用不少該領域的日籍人才

說明:水產事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在各地提出重建計畫,對臺灣的援助則由民國37年(1948)美國國會通過《1948援外法案》開始。當時中央政府尚未遷臺,需要美援支持

說明:美援的重要性

  鐵路建設是現代化的指標之一,清代曾由劉銘傳(1836-1896)首先興築,不過終清朝之世,鐵路皆非臺灣的重要建設成果。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有計畫地建設臺

說明:接收鐵路

  民國34年(1945)政府接收臺灣後,行政院資源委員會立刻籌組臺灣工礦事業考察團,訪查各地工礦廠區。在臺灣遺留的日人機械工廠,以「臺灣鐵工所」最大,能生產其

說明:機械公司

  臺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次受到空襲,不少農地因而毀壞,致使光復後糧產嚴重不足,引起糧價大漲而威脅民生問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乃思索多種因應之道,其中之一即

說明:糧產不足

  水泥是在現代化建築中,應用廣泛的一種建材,其市場需求程度甚高。政府接收日人產業而組成臺灣水泥公司後,便致力生產水泥產品。到民國37年(1948)時,臺灣水泥

說明:水泥外銷

民國34年至70年臺灣經濟發展>日本投降與遷臺初期的經濟問題>物價膨脹

檔案資源編號:5.1.3-2

檔號:A386000000A/0037/9/1

檔案主題:民國34年至70年臺灣經濟發展>日本投降與遷臺初期的經濟問題>物價膨脹

民國34年至70年臺灣經濟發展>日本投降與遷臺初期的經濟問題>物價膨脹

檔案資源編號:5.1.3-3

檔號:A386000000A/0037/9/1

檔案主題:民國34年至70年臺灣經濟發展>日本投降與遷臺初期的經濟問題>物價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