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1953 E8BEB2E5BEA9E69C83E5B088E8BCAF共計83筆。

  臺灣的技術改革,可視為產業政策成功操作的結果。透過產業政策,政府進行大規模投資,讓新技術轉化為實質生產。此種方式,在日本、韓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皆可見到。在過

說明:鼓勵化學工業

  近代以來,臺灣與日本長期保持貿易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府曾一度憂心日本商人可能分食中日間的貿易市場,不許日本商人赴臺經商。但在民國38年(1949)中央

說明:日本在臺投資

  在省參議會的推動與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行政院自民國39年(1950)4月起,陸續公布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相關辦法並重劃行政區。至民國40年(1951)上半,全省

說明:臺灣省議會與省政

民國39年(1950)韓戰爆發,美國考量到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6月27日,由美國杜魯門(Harry S. Truman)發表聲明,內容提及已命令第七艦隊協助防

說明:臺灣海峽中立化

曾任上海市長而獲得「民主先生」稱號的吳國禎,在民國38年(1949)12月15日,政府遷臺後接任臺灣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民國39年(1950)後,吳國楨與蔣經國和

說明:吳國楨事件

民國42年(1953)到49年(1960),蘇東啟擔任雲林縣議員,在民間素有「蘇大砲」之稱。民國49年(1960)雷震籌組中國民主黨時曾給予支援,甚至在雷震被捕

說明:蘇東啟案

臺灣經濟發展的經驗堪稱成功典範,被外界譽為經濟奇蹟,與香港、新加坡與南韓並稱亞洲四小龍。   民國40年(1951),臺灣國民生產毛額(以下簡稱GNP)以人均

說明:臺灣農工業發展與轉型

傳統農業生產活動主要依靠人力與獸力配合進行,根據估計1950年代臺灣有耕牛40多萬頭,耕地87萬多公頃,面臨耕牛不敷使用的情況。民國42年(1953)政府研擬經

說明:農機製造與維修

遷臺初期臺海對峙,政府積極進行反攻大陸計畫,在中國大陸培植游擊隊勢力,並且不定期轟炸大陸沿海城市,襲擊浙、閩、粵各省沿海島嶼,較重要的戰役包括:南日島戰役、湄洲

說明:遷臺初期軍事衝突

民國38年(1949)5月19日,頒布〈戒嚴令〉,第三條第六項規定「嚴禁以文字標語,或其他方法散佈謠言」,民國42年(1953)7月27日公布〈臺灣省戒嚴期間新

說明:限制言論自由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