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 共計112筆。

「九一八」事變,12月底佔領整個東北,民國21年(1932)發動「一二八事變」。 民國26年(1937)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盧溝橋演習夜戰,日本藉口一名士...

說明:民國38年以前國家重大發展:抗日戰爭

(盧溝橋事變起)。本計畫主要以盧溝橋事變作為起點,來描述對日抗戰期間之各項重點。 抗日戰爭期間,國軍與日軍雙方經由二十二次的大規模會戰以及其他小規模的零星戰役...

說明:重要戰役與軍事勤務

靠自己的力量獨撐戰局。到了第二階段,我國被正式視為同盟國一員,國家地位得到改變。 第一階段(1937-1941年):民國20年(1931)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我...

說明:對外關係

非常態性的國內政局發展,反而成為抗戰期間甚至於戰後,國內政治環境演變的重要基礎。 如同〈抗戰建國綱領〉中所提出的「抗戰必勝、建國必成」口號,在以軍事為主的前提...

說明:非常時期下的國內政局

山西省西北部的雁門關附近。忻口是山西太原北部重要防禦關口,具有重要軍事地理位置。 忻口戰役歷時一個月最終由日軍取得勝利,國軍的蔣領包括郝夢齡、劉家騏、鄭廷珍、...

說明:忻口戰役

重新規劃,分為第一、二、三、四、五、八、九、十戰區,以及敵後的冀察、魯蘇兩戰區。 經過一年的整訓後,民國28年(1939)10月冬季起,全國十個戰區發起軍事總...

說明:冬季攻勢

撤回先前所占領的浙贛鐵路沿線之地,最後雙方雖然各有損傷,但幾乎皆退回原先的駐地。 浙贛會戰發生主因乃於民國30年(1941)底珍珠港事變爆發後,美國正式加入第...

說明:浙贛會戰

整個部隊戰只剩下三百多人,余程萬本欲開槍自盡,但被士兵攔阻,後率領殘部突圍成功。 12月初,第九戰區援軍抵達,包圍占領城中的日軍,最後國軍轉而追擊日軍,直至日...

說明:常德會戰

隊,在無力顧及遠東的情況下,希望藉由我國軍隊幫助其殖民地屬國,而達到保衛的目的。 對於我國而言,緬甸亦是從中南半島連接至國內的國際補給線,若此國際援助路線遭日...

說明:中國遠征軍

。為因應軍事及政治管理需求,陸續於各重要城市據點設立行營,統轄範圍內之軍政事宜。 民國22年(1933)5月21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正式成立,是最早設...

說明: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