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後在籌建環島鐵路的構想下,臺灣省政府針對北迴線進行數次探勘、研究與規劃,直到1960年代後期開始積極籌建北...
說明:北迴線動工 始於資源開發
|
|
間房屋建築運用美軍顧問團引進的「高壓手工製磚機」製造水泥磚房取代木造房屋等。透過臺灣省政府建設廳轄下的「水泥分配審議委員會」區分出當時需要水泥的各單位,如軍、工...
說明:戰後各業對水泥之需求
|
|
二戰後,臺灣各縣市蓬勃發展各式小型加工廠,臺灣省政府建設廳陸續通知各縣市政府呈報該行政區域內的各種工廠登記文件,因此能得知...
說明:製瓦、石灰加工與木工廠等小型工廠
|
|
1月至1947年5月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衛生局、1947年5月至1971年3月的臺灣省政府衛生處以及1971年後的行政院衛生署,這三個時期為主。
...
說明:醫政與藥政
|
|
nbsp; 1960年代,政府開始著眼於的砂眼、蛔蟲等病的控制工作,臺灣省政府衛生處委託高雄醫學院從事的蛔蟲防治研究工作,由該校寄生蟲科主任謝獻臣博...
說明:蛔蟲
|
|
下擴充生產設備,在製革機器的協助下,臺灣製革業仰賴人力與技術進行皮革加工。而隸屬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的農業試驗所研究室(民國88年(1999)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說明:皮革加工工廠作業情形
|
|
生課改制為衛生局,直隸於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開始有了獨立負責衛生行政業務的機構。臺灣省政府成立後,衛生局升格成衛生處,為當時最高的衛生決策單位,在各鄉鎮則執行基...
說明:公共衛生的建設
|
|
1947年,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改制為臺灣省政府,亦將原屬民政處的衛生局改為省政府衛生處,由顏春輝擔任首任處長。衛生處...
說明:臺灣省政府衛生處
|
|
縣市政府下設衛生院,掌理地方衛生行政技術事宜,推行行政長官公署的公共衛生業務。在臺灣省政府衛生處成立後,依據「中央衛生事業綱領」,亦延續先前各縣市的衛生院設置政...
說明:縣市衛生院
|
|
者的運作方式,日後受到質疑,被認為壓縮民間業者的經營空間。民國66年(1977)臺灣省政府決定將公路局公路客運業務劃分出來成立臺灣汽車客運公司(簡稱臺汽),69...
說明:公路客運與民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