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後臺灣民生產業的發展,伴隨經濟的高度成長,使得每個階段的生產品目有所不同。日治時期臺灣隸屬於日本經濟圈,在比較利益的前提下,諸多商品仰賴從日本國內移入。戰後,
說明:臺灣民生產業的發展與變遷
|
|
臺灣在1960年代,就有不少糖果、零食相關產業出現,由於當時國內經濟較不發達、且政府全力推動加工出口的政策背景下,這些產品往往多數供應出口賺取外匯,僅少量留在國
說明:糖果、零食的生產
|
|
日本統治臺灣後,一開始由國外進口建材至臺灣,以供基礎建設使用,爾後為降低運輸所衍生的鉅額成本,促使總督府在臺尋找可能的礦源,自行生產水泥。到二次大戰之前,已漸次
說明:建材原料供給
|
|
戰後臺灣民生交通工具的製造,是以自行車作為起點發展。至於汽車的需求則與國民所得的提升具有正相關,即當民眾所得越高對車輛的需求也逐漸提升。早期政府曾將汽車作為發展
說明:各式交通工具之製造
|
|
早期臺灣的長途公路客運是由臺灣汽車客運公司負責,有服務小姐隨車服務,反映出1990年代以前的運輸光景。1960年代政府即開始規劃鐵路電氣化的構想,但臺灣鐵路電氣
說明:客貨運的發展
|
|
隨著國民所得逐漸增加,以及生活上的各類需求,各種民生消費在1960年代以後逐漸蓬勃發展,不僅種類、樣式增加,且消費形式越來越普及,如家電、衛生清潔用品等。
說明:民生消費
|
|
臺灣的印刷工業從1950年代得益於美援計畫經費的支持,印刷技術大幅提升。原本以活版印刷、平版製版為主的印刷方式,在民國44年(1955)開始,進口照相製版設備,
說明:高品質的印刷工業發展
|
|
1950年代在美援和政策推動下,臺灣經濟進入高度成長。在政府的當時計劃中,逐漸朝向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增加出口的事業,其中民國56年(1967)第一輕油裂解工廠的
說明:出口導向工業化時期的民生產業(民國55-62年)
|
|
早期臺灣驅動經濟成長的動力以民間中小企業為主。但企業主受限於資金能力以及行庫放款的保守,需仰賴地下金融進行周轉。此外,也因為設備或人員欠缺,無法提升品質。196
說明:中小型企業的輔導政策
|
|
1960年代臺灣經濟穩定後,政府始將改善市容與國民居住環境納入經濟建設計畫。並於民國54年(1965)向聯合國申請特別基金,在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下成立
說明:都市建設與興建國民住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