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中華航空公司於本年 2 月 2 日開闢越洋中美航線特邀請本報記者唐俊英搭乘首航班機飛美國舊金山訪問共計255筆。

民國44年(1955)在美國國務院業務總署駐華共同安全分署補助下開始興建勞工住宅,該年4月,高雄市碼頭運送業職業工會之下的碼頭勞工新村落成啟用。同年8月基隆的勞

說明:基隆、高雄的碼頭勞工新村落成

美軍顧問團除了引進住宅興建技術,更協助籌措建築財源,如在民國43年(1954)協助興建鹽礦工住宅時,先籌備建築小組,後命名為內政部鹽工礦工住宅籌建委員會。透過會

說明:內政部鹽工礦工住宅籌建委員會落成鶯歌礦工住宅

民國41年(1952),臺糖為了有效利用空地以及培養蔗田地力,開始規劃養豬,並於43年(1954)於新竹糖廠之大埔農場設置種畜場,該種畜場於62年(1973年)

說明:臺糖畜產研究所的成立與營運

1950年代臺灣推行進口替代政策,政府除了以紡織業為主推動製造紡織品外銷,也鼓勵國內工廠自行製造紡織機,透過紡織機國造節省外匯,其中大明機械公司是著名的生產紡織

說明:紡織機械的自給生產

民國44年(1955)4月吳火獅等人,有鑑於臺灣紡織業勢將蓬勃發展,乃籌資新臺幣一千萬元,創立新光紡織廠,初設人造棉紡錠5,600錠,成為國內第一家人造棉紗廠生

說明:二戰後成立的紡織廠

紡織業是勞力密集的產業,早期大多由女性進入紡織廠當女工(後改稱女作業員),也有部分工廠雇用童工。工廠內有職員與工人的差別,職員以在辦公室辦公、處理行政事務為主,

說明:紡織業勞動情形

作為島嶼的臺灣由於天然資源稀少,需仰賴國際貿易才能穩定經濟體的運作。因此,海港碼頭運輸設施的品質亦相當重要。1950年代臺灣接受的美援物資因數量和體積較為龐大,

說明:海運的發展

在第四臺和網路興起之前,所謂的「老三臺」:臺視、中視、華視,是臺灣人生活中重要的娛樂來源。臺灣第一間電視臺—臺視,於民國51年(1962)由官方、民

說明:電視臺的出現

年 月 大事紀  

說明:大事年表

臺灣民生產業的發展與變遷>臺灣民生產業發展政策>戰後接收日資企業>1

檔案資源編號:9.1.1.1-1

檔號:A375000100E/0036/266/21/1/024

檔案主題:臺灣民生產業的發展與變遷>臺灣民生產業發展政策>戰後接收日資企業>1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