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 共計512筆。

我國現代史之演進,雖有國際局勢的影響,但就內部觀之,核心因素實為中國國民黨(...

說明:民國38年以前國共兩黨的合作與衝突

民國10年(1921)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正式成立,以陳獨秀為書記。次年7...

說明:抗戰前的剿共

總指揮,毛澤東任政治委員,彭德懷任第三軍團總指揮,共有7個軍,總兵力大約4萬人。 第一次剿共於12月19日正式展開,作戰區域大致在贛南的臨川、廣昌、雩都、永新...

說明:第一次剿共

十九路軍亦歸其統轄,總兵力約4萬4千人,並積極部署剿共行動,第一次剿共就此展開。   在共軍方面,主要編制有第一軍團、第二軍團、第三軍團、第四軍團,由朱德任總...

說明:剿共軍戰鬥編制

外,再自湘南調第五路軍、魯南調第二十六路軍入贛剿共,各由王金鈺、孫連仲任總指揮。 共軍參戰的軍力,以朱德率領的第一軍團之第三軍、第四軍、第十二軍,彭德懷率領的...

說明:第二次剿共

民國34年(1945)8月10日日本決定無條件投降,政府隨即展開編組受降,執...

說明:抗戰勝利後的國共戰爭

民國20年(1931),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強佔東北,中日關係緊張。蔣中正主...

說明:抗戰期間的國共合作與衝突

民國34年(1945)8月23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

說明:抗戰勝利後的國共會談

年(1925)孫中山去世後,國民黨內即有反共的西山會議派產生,國共關係出現裂痕。 民國16年(1927),北伐正如火如荼進行,蔣中正在國民黨內的地位日益提高。...

說明:容共政策之結束

總司令,右翼集團軍由陳銘樞任總司令。共軍兵力則僅增加李明瑞的第七軍,無太大差別。 第三次剿共於民國20年(1931)7月1日展開,作戰地區在贛南之臨川、黎川、...

說明:第三次剿共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