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施西田等有關開放高速公路全線收費站及休息站之聯外道路出口處予車輛駛出提案(一般提案第 30 號),黃鏡峰等有關寬列經費補助捷運系統施工提案(一般提案第 63號),翁興旺等有關重視臺南機場擴建及增加班機夜間飛航提案(一般提案第 80 號)等共計120筆。

  自清光緒21年(1895)《馬關條約》始,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即常受到中、日間政經局勢變動的影響。民國26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身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乃

說明:日本投降與遷臺初期的經濟問題

  日本為使臺灣能自籌財源,達到殖民地自給自足的目的,開始實施專賣制度。當時專賣制度占臺灣歲入平均約17.5%,最高可達到30%。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

說明:公賣制度

  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約為民國62年(1973)至75年(1986)間,即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此時期各國興起貿易保護,臺灣的出口擴張遇到阻礙,國內的產業保護意

說明:二次進口替代

  為改善臺灣佃農待遇、安定農村,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先在民國35年(1946)公布《公有耕地放租辦法》,讓農民可以用較低的租金,承租政府公有地。政府遷臺後,為防

說明:公地放領政策

  高雄港位居臺灣南部,早在明鄭時期便已開始發展。在日本統治時期,高雄港曾超過300萬噸吞吐量的規模,後因盟軍轟炸而飽受摧殘,致使港岸建置幾近荒廢。當政府接收臺

說明:改建高雄港

  海關是現代國際貿易的環節,負責確保關稅,並控制各類管制、危險物品之出入國境。海關來自西方式的國際制度,中國傳統上並無此設置,至清季時期引入後多以外籍人士擔任

說明:改進海關業務

  《獎勵投資條例》全文共35條,於民國49年(1960)9月10日公布實施。其目的在希望美援停止後,透過減免租稅以吸引外資來臺投資。獎勵的範圍包括公用事業、礦

說明:獎勵投資條例

  唐榮鐵工廠原名唐榮鐵工所,係於民國29年(1940)5月創業,以鋼鐵加工事業起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收購日本資本於臺灣遺留的煉鋼設備,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

說明:唐榮鐵工廠

  民國40年代,臺灣工業發展以民生必需品為主,政策為「進口替代」。民國50年代,為因應國內市場飽和,及解決因人口快速增加所帶來的就業需要,政府改採「出口擴張」

說明:設立加工出口區

  「十年經建計畫」期間自民國69年(1980)起至民國70年(1981)止。其背景為石油危機的衝擊、國際保護主義的興起,以及我國的國際地位動搖。本計畫的研究與

說明:十年經建計畫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