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檢索

瀏覽方式 縮圖 / 文字 /

查詢關鍵詞施西田等有關開放高速公路全線收費站及休息站之聯外道路出口處予車輛駛出提案(一般提案第 30 號),黃鏡峰等有關寬列經費補助捷運系統施工提案(一般提案第 63號),翁興旺等有關重視臺南機場擴建及增加班機夜間飛航提案(一般提案第 80 號)等共計26筆。

      臺灣衛生醫療體系的建置與發展 臺灣現代衛生醫療體系的建置與發展,可溯自清末西洋傳教士來臺

說明:臺灣衛生醫療體系的建置與發展

1968年,臺灣省政府衛生處設立「心理衛生委員會」推動心理衛生工作。該會由省衛生處長許子秋兼任主任委員,委員六人由中華民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神經精神科

說明:精神病照護與管理

1945年,臺灣政權轉易,一開始政治、經濟皆不穩定,公共衛生之管制一度倒退,鼠疫、霍亂和天花接連爆發,整體疫情至1950年代後才逐漸趨緩。疫苗的注射對於撲滅台灣

說明:傳染病防治

戰後臺灣的藥品市場幾乎都是進口藥,1953年工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尹仲容表示,若臺灣的製藥產量足夠供應,品質也達到標準,外來藥品就應該禁止進口,但當時省衛生處對於扶

說明:藥品生產與銷售

臺灣公廁之建立,始於日治時期,但至1950年代初期即使如臺北這樣的大都市,公廁也不普遍。人們亦沒有習慣便溺在公廁內,而是將便溺視為肥料,所以常有糞便堆積無人處理

說明:公共廁所之建立

自1796年人類第一支天花疫苗研發出來後,疫苗成為了人類對抗傳染疾病的一項最佳利器,更是預防醫學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天花傳染病正是由於借助施打疫苗的關係,讓天花這

說明:預防接種

傳染病的防治 臺灣作為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島嶼,早期始終無法擺脫水土不服和瘴癘逼人的負面印象。自鄭氏入臺以來,瘴癘問題始終是臺灣人煙稀少的原因之一,對於來臺的官兵來

說明:傳染病的防治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還沒有足夠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出現,且戰後包括臺灣在內,全球結核病流行情形十分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即採用卡介苗預防接種作為結核防

說明:結核防治

肺結核病(民間常稱癆病)是臺灣傳染病防治史中政府投注最多資源的疾病。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結核病流行極廣,死亡率高達每10萬人約300名左右,占總死亡人數的16.

說明:防癆業務

小兒麻痺症在1966年時政府大規模推行口服沙賓疫苗之前,曾經是臺灣侵害兒童健康的重大疾病,每年的報告病例數都維持在300至700名之間。在大規模推行口服疫苗後,

說明:小兒麻痺

 

< 1 2 3 >